
道在修團實體聚會花絮
道在修團在過去大半年進行了幾次屬靈意義豐富的實體聚會。今年2月中,陳國權牧師及陳錫妹牧師兩夫婦,率領一眾修團成員及同工拜訪李銳民牧師位於南丫島的「祈禱小屋」。李牧師現為基恩敬拜音樂事工義務靈性指導,當日李牧師介紹了祈禱小屋的靈性培育事工,並藉南丫島的寧靜舒坦,帶領我們在小屋內進行很有環境氛圍的息修聚會。 另外,修團在5月及8月份先後進行了兩次「陶藝與靈修」的體驗活動,皆邀得梁燕媚姊妹(Blondie)主領,她是黎明路上宣教差會明陣與陶藝專業導師及烏溪沙青年新村陶藝室導師。藉著陶泥,導師分享她對陶藝與靈修的體驗,並指導我們把內心的思緒透過陶藝創作呈現出來。8月份的聚會正好是道在修團的半年靈命檢討退修會,當日直接移師到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行,導師Blondie先引領我們在陶藝室旁邊經過獨特設計的明陣中繞行默想,隨後會同幾位陶藝室的義工繼續指導我們進行陶藝創作。過程中,讓我們沉澱思緒,以一顆澄明的心去檢視自己的靈命狀况,求主憐憫,讓它得以不斷更新成長。 感謝上主的恩典,以及導師與義工們的慷慨服侍,讓8月份的修團退修會在一片藍天、白雲與微風中以及愛的團契內度過,各人帶著不同的得著與領受踏上歸家的路途。 |
澳門聖堂之旅
王東來
2024年12月26日,陳牧師、師母和我們一行十一人開展了澳門教堂之旅。 是日走訪過的天主教聖堂包括:聖若瑟堂、聖老楞佐堂、聖奥斯定堂、聖安多尼堂和主教座堂。我覺得澳門很神奇,僅彈丸之地,教堂卻像星羅棋布,我們用了較短時間便可參觀多個地方。 行程中唯一的新教教堂——馬禮遜教堂,它面積雖小,內裡只有十張長椅,屋頂仍保留着年代久遠的屋樑和長吊扇,正前方的大玻璃窗上刻有十字架和「太初有道」字樣的聖經,整體透出一股獨特的神聖氛圍。 除參觀聖堂外,馬禮遜教堂附近有馬禮遜墓碑,讓我們緬懷昔日先賢獻身於中華宣教的偉蹟。聖若瑟堂毗鄰的聖若瑟藏珍館收藏了不少典藉、油畫、聖像、禮儀用品等宗教文物,讓我們眼界大開。 當天是聖誕假期,預計四處都會人山人海,幸運的是,在中午及下午茶時段都找到可容納我們這支大軍的食肆。 整個行程自忖算是流暢吧,那主要是年多前我曾走過大部分的路線,但也得歸功於科技——衛星導航,只要將它和Google Map配合運用,便能妥善地規劃旅途的流程和時間安排。 談起GPS,讓我聯想到個人的生命歷程。說來慚愧,雖然成長於基督教家庭,但過去我都是偏行己路,直到耳順之年,才將自己生命的主權交回神手裡,深信只要謙卑順服,祂必領我繼續行在正道中。 |